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吴晶、刘奕湛)7日高考首日,语文、数学两科考试顺利举行。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部署,语文、数学两大主科将是高考改革的“重头戏”。而今年全国18张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和亮点,也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改革走向。 针对此,记者来到教育部考试中心,邀请语文和数学学科的相关命题专家从今年的题型、立意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分析。 专家:作为两大基础性学科,语文和数学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考查学生核心素质。语文着重考查审美修养和人文精神,而数学则是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语文题例】全国卷阅读题《爱国科学家邓叔群》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回答“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以及“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等问题。 专家:命题凸显对试题内容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解读,贯彻了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 【数学题例】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由此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哪里? 专家点评:考生要从文字叙述中抽取有用信息,利用其中的逻辑关系,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最终作出正确判断,这是引导学生培养理性思维、敢做科学决策的改革方向。 专家:“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考生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语文、数学都要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语文题例】全国卷阅读题《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梳理中国历代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和管理经验,引导考生关注我国当前社会热点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专家:这种命题让那些陷身于题海战术的考生无计可施,使那些能深入观察现实、思辨能力强的高素质考生在考试中获益。 【数学题例】全国卷提出“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为0.6,如果知道今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明天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多少?” 专家:这种命题体现了数学在凯发网站注册入口实际问题中的巨大作用和应用价值,同时有利于考生更深领会统计与概率的应用价值。 专家:两大学科拓宽了试题材料的来源,体现对“信息的获取与加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事实的判断与推理、结果的阐释与交流等能力”的考查。 【语文题例】全国及多地试卷出现大量的读图题和图文转换题。如:四川卷读图题要求根据《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广东、辽宁等省市试题中涉及统计数据、照片、漫画、流程图等读图、读表题。 专家:图文转换题既考查了对图表的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又传达了中国优秀的汉字文化,展示出了语言、文化综合型试题的设计模式。此外,这种考查是对以往考试方式的有力补充,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阅读多种形式的信息,并运用语言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专家:两大学科都加强了对创新能力的考查要求,引导考生以新颖独创的思维方式思考、解决问题,突破程式化的界限和束缚,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语文题例】全国卷作文题“‘山羊’团体赛的新情况”:“山羊过独木桥”是某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以往的比赛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通过人数较多的一组获胜。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专家:材料极具开放性,解读的重点也不固定,可从“传统”“规则”“公平”“诚信”“荣誉”“共赢”“利益”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供非常广阔的思考平台。 【数学题例】最后的大题采取“分步设问,梯次递进”的方式,设置两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较容易,后面的问题则对考生能力要求逐步提高。 专家:第一问为后面几问搭建台阶,入手容易深入难,后几问可为能力强的考生提供发挥空间,有利于合理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为高水平大学选拔新生提供有效依据。
这批中国伐木工人是今年1月在缅甸军方行动中被抓的。7月22日,缅甸密支那一家法庭判处他们10年至35年不等的凯发网站注册入口。
据当地有关部门回应,泗洪“铺路种豆”是由于违规占用了耕地,现在正在按上级要求进行整改。“铺路种豆”整改显然达不到凯发网站注册入口的要求,是搪塞民意、欺骗上级的形式主义。更应该追究的是,除了这次事件中涉及的有关乡镇,当地这种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未批先动”行为还有多少?1.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探索适合对外文化贸易特点的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开展供应链融资、海外并购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融资租赁、银团贷款、联保联贷等业务。积极探索扩大文化企业收益权质押贷款的适用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信贷条件的国家文化出口凯发网站注册入口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会上,云南省和参加救灾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人作了汇报。李大大说,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席大大总书记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抢险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广大干部群众。结合会上提出的建议和实地察看中了解的情况,李大大对做好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提出几项要求。一要加强专业搜救力量,把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部署到灾区最需要的地方,更有效地开展搜救。二要根据灾区受伤人员较多、医疗救治条件有限的情况,抽调更多有经验的医疗力量到灾区,同时加快重伤员转院治疗,最大限度减少伤残和死亡。三要抓紧打通道路生命线,更好发挥部队等各方力量调运灾区急需物资,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四要调集专业力量加强灾区防疫,进行大面积消杀,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五要抓紧安置受灾群众,尽早调集所需的帐篷。加大财政应急抢险综合财力补助,鼓励群众过渡性自我安置。六要突出抗震救灾由地方统一指挥。做好军、地救灾力量协调。国务院工作组有关负责人参与地方抗震救灾指挥,统筹协调各部门,按照灾区需求加大支持力度。